TOEFL托福考試閱讀背景知識(二十九)
“南方文藝復興”
20年代,南方開始出現文學團體,創辦了不少刊物。在詩歌、小說創作與文藝批評方面,都出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些作家先後形成“逃亡者”集團、重農派與“新批評派”,一時頗有影響。最重要的南方作家是威廉·福克納,他的作品如《聲音與瘋狂》(1929)等,在構築一個獨特的藝術世界、反映南方精神面貌、刻劃複雜的人物性格與藝術手法的多樣創新上,都很出色。一般認為他是歐美現代派文學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福克納以及其他南方作家大多站在道德、宗教的立場上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他們的作品裡有許多對罪惡和變態心理的描寫。他們的用意是清除汙穢,讓心愛的故鄉變得乾淨一些。
戲劇的“黃金時代”
美國19世紀的戲劇並不發達,劇本缺乏文學價值。1915年以前,商業化傾向嚴重,多數劇作可以用“擠人眼淚、逗人樂、嚇唬人”幾個詞來概括。在這以後的25年裡,美國的戲劇趕上了世界水準。大學裡設立了戲劇課,小劇場雨後春筍般出現,衝擊了戲劇界的商業習氣。百老匯本身也進行了一些改革。奧尼爾是新戲劇運動的主力。他的特點是把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與美好的夢想加以對照,同時用大膽創新的戲劇手法表現出來,以達到哲理、心理的高度,代表作有《天邊外》(1920)、《哀悼》(1931)等。當時還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劇作家,有的用新奇手法揭示機器對人的壓迫,有的用爵士樂般喧鬧的節奏表現下層社會複雜多樣的生活,有的寫出了有心理深度的社會批判劇,有的通過小人物日常生活發掘善良、優美的人性。這個時期是美國戲劇的“黃金時代”。
“新批評”
美國的文藝批評一向不算發達,19世紀只有愛倫·坡和亨利·詹姆斯在理論批評方面有一些創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自由派批評家布魯克斯(1886-1963)抨擊粉飾現實的“斯文傳統”,為新文學的出現搖旗呐喊。他在重新評價美國文學傳統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有助於美國文學界自信心的確立。門肯(1880-1956)是一個勇猛的偶象破壞者,他在橫掃舊的偏見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偏見,但是他在為現代文學掃清道路方面有他的貢獻。20年代前後占統治地位的文藝批評是“新人文主義者”,他們尊祟古代的理性傳統,提出“自我節制”的口號,實際上是反對新文學的發展。他們不久即消失了影響。30年代出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批評。左翼批評家批判資產階級文學,嘗試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美國文學傳統,學習蘇聯文學經驗,扶植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不久因為形勢發生變化而中斷。4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50年代,最有影響的文藝批評流派是“新批評派”。這一派的批評家注重對文學作品本身進行精密分析,在現代詩歌的分析上有其獨到之處,他們擺脫了過去僅僅介紹背景知識與發揮個人印象的批評方式。但這一流派總的傾向是忽視文學作品的社會意義,割斷作品與歷史、社會背景的關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