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EFL托福考試閱讀背景知識(三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空前。戰爭中發生的事,如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原子彈在廣島爆炸,使美國知識份子感到震驚。他們懷疑人性是否還有善良的一面,也感到人難以控制自己製造出來的巨大物質力量。他們對文明與進步的信念發生了極大動搖。50年代在“冷戰”、麥卡錫主義和朝鮮戰爭的背景下,文壇趨於沉寂;印、70年代,經過越南戰爭、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水門案件,文壇活躍起來,出現了一批愛思索的作家。在他們眼裡,美國的社會變得十分複雜,價值觀念混亂。他們普遍感到不知怎樣解釋這樣的現實,於是便通過怪誕、幻想、誇張的方式,再現生活中的混亂、恐怖和瘋狂。他們表現的是沒有目標與
方向的夢境世界他們講的是支離破碎的故事,寫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對**(包括同性愛)的描寫也更為;露骨。
戰爭文學
戰後出現的第一股文學浪潮是戰爭小說。其中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1948)和詹姆斯·鐘斯的《從
這裡到永恆》(1951)。兩部書的共同點是通過戰爭,寫小兵、下級軍官與軍事機構的矛盾,即人的個性與扼殺個性的權力機構之間的衝突。這些小說已經觸及戰後整個一代文學最突出的一個主題。
“怯懦的十年”
50年代,右翼保守勢力向30年代激進主義傳統進攻,許多人由關心社會進步轉而關心個人的私利。這10年被稱為“怯懦的十年”或“沉寂的十年”。這期間,出現了一些作品,將資產階級描繪成正面人物,鼓吹服從權威,如《穿灰法蘭絨衣服的人》(1955)。這類作品企圖維護既定價值標準和現存社會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另一方面,亞瑟·米勒等作家抵制麥卡錫主義,繼續用作品抨擊社會的不正義。
“垮掉的一代”
50年代沉悶的政治空氣使許多青年感到窒息,他們吸毒、群居,以頹唐、放縱的生活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抗議。其中有些人把這種生活與情緒寫入文學作品,這便是“垮掉的一代”文學。這種文學發展到60年代後,在國內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增加了一些政治色彩。但是對他們中許多人來說,東方宗教與東方哲學更具有吸引力。“垮掉的一代”在詩歌創作方面較有生氣,並恢復了美國詩歌朗誦的傳統。
e:10.0p��fn�ű 8�� NSimSun;mso-fareast-font-family:新細明體;mso-bidi-font-family:新細明體; color:#2A2A2A;mso-font-kerning:0pt'>1956)是一個勇猛的偶象破壞者,他在橫掃舊的偏見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偏見,但是他在為現代文學掃清道路方面有他的貢獻。20年代前後占統治地位的文藝批評是“新人文主義者”,他們尊祟古代的理性傳統,提出“自我節制”的口號,實際上是反對新文學的發展。他們不久即消失了影響。30年代出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批評。左翼批評家批判資產階級文學,嘗試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美國文學傳統,學習蘇聯文學經驗,扶植美國無產階級文學,不久因為形勢發生變化而中斷。4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到50年代,最有影響的文藝批評流派是“新批評派”。這一派的批評家注重對文學作品本身進行精密分析,在現代詩歌的分析上有其獨到之處,他們擺脫了過去僅僅介紹背景知識與發揮個人印象的批評方式。但這一流派總的傾向是忽視文學作品的社會意義,割斷作品與歷史、社會背景的關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