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美國最佳100部影片--3/5
41. WEST SIDE STORY(1961)西區故事根據同名音樂劇改編,由聯美(United Artists)公司一九六一年攝製。編劇:歐尼斯特·雷曼,導演:羅伯特·懷斯、傑洛姆·羅賓斯,主要演員:納塔莉·伍得(飾瑪利婭),羅斯·坦布林(飾裡夫),理查得·貝麥(飾托尼)。影片裡的西區是紐約的貧民窟集中地。那裡有兩個少年流氓集團:一個叫“噴氣機”,由白人組成,頭頭是裡夫;另一個叫“鯊魚”,由波多黎各人組成,頭頭是貝納多。這兩個集團勢不兩立,經常在街頭挑釁格鬥。後來,裡夫的好友托尼同貝納多的妹妹瑪利婭一見鍾情。為了所愛的瑪利婭,托尼想讓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但又事與願違,他也被捲入衝突的漩渦裡。最後,裡夫,貝納多,瑪利婭,托尼都死於互相的手下,應該說,是一個絕對的悲劇。影片以曼哈頓西部貧民區為背景,展現了現代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悲劇以及流氓阿飛的暴力活動情景。另外,《西區故事》乃是美國“街頭音樂歌舞片”的經典之作,音樂的處理頗有獨到之處,充滿美國式的活力,因此獨佔一九六一年奧斯卡十項獎。分為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喬治·蔡克裡斯),最佳女配角(裡塔·莫雷諾),最佳導演,藝術指導,剪輯,音響,攝影,音樂配樂以及最佳服裝設計。另,當年的最佳男主角為邁克西米倫·謝爾(《紐倫堡審判》),最佳女主角索菲亞·羅蘭(兩個女人》)。
42.REAR WINDOW(1954)後窗是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本排名上的第三部影片,由約翰·麥克爾·海斯寫的劇本,沿用了希區柯克影片一貫手法,製造出恐怖與懸念的氣氛,緊緊抓住觀眾,使其急切的想往下看,卻又怕看到出乎意料的結果。
43. KING KONG(1933)金剛為一部黑白片,當時曾轟動一時,白人女主角貌如天仙,連金剛亦忍不住愛慕,為了保護她不惜與其他猛獸搏鬥。金剛最後遭白人的先進武器,如今看來是幾架古董飛機射殺,迎合了當年白人必勝的邏輯。片子在現在看來不免兒戲,但在30年代已超乎凡人想像,取得很大的成功。
44. 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一個國家的誕生一部默片時代的經典,由D. W. Griffith格里菲斯執導,美國紀元影片公司1915年出品。主演莉蓮。吉許、梅。馬什。描寫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兩個家庭的命運,南方莊園主卡梅倫一家原本過著安逸的生活,南北開戰後,卡梅倫的兒子走上前線,與北方的昔日好友斯通曼兄弟成了敵手。戰後,黑人燒殺搶掠,卡梅倫的長子組織三K党,對黑人報復。影片充滿了強烈的種族主義色彩。1915年2月8日首映後,美國許多州禁止上映。但在電影藝術史上,是一部劃時代的傑作。影片敘事條理分明,節奏張馳有致,人物形象生動,並創造性地運用了一系列蒙太場面壯觀,表演細膩。不僅為蒙太奇學派初步奠定了基礎,而且標誌著電影從膚淺的娛樂成為真正的藝術。至1946年觀眾超過2億人次,到1988年仍保持默片票房收入的最高記錄。而因為這部影片排名竟在44,所以一些評論家認為不管投票者是哪些人,他們對美國電影史看來都不夠熟悉。
45.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51)欲望號街車故事片,美國獨立製片人攝製。1951年出品,根據威廉斯同名話劇改編。編劇奧斯卡。索爾,導演伊利亞·卡贊,主演費雯麗、馬龍。白蘭度。描寫一位沉湎於幻想的脆弱女性布蘭奇,滿懷希望去投奔妹妹,結果被妹夫強姦,精神失常。內容具有強烈的諷喻性,人由於“欲望”互相吞食,形成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影片第一次接觸到性對人的生理與心理影響問題,並一反好萊塢“大團圓”的老套,安排了一個悲劇結局。攝影富於對比,男女主角的表演極具感染力。獲1951年度奧斯卡費文·麗獲最佳女主角,及最佳男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等4項獎,是美國電影史上值得重視的影片之一。同年最佳影片為《一個美國人在巴黎》。46. A CLOCKWORK ORANGE(1971)發條橘子根據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英國北極星影片公司出品,彩色,136分鐘,編劇:斯坦利·庫布裡克,主演:瑪律科姆。麥克道爾飾阿曆克斯,派翠克。馬吉飾亞歷山大。是科幻電影史上第一部關於人類精神領域的科幻片,通過主人公從一個無惡不作的暴徒變成白癡而成為社會道德的犧牲品的遭遇,對社會道德進行了猛烈抨擊和無情嘲弄,形象化地預演了暴力肆虐、毒品橫行、以崩克文化為標誌的世紀末人類社會景象,此片引起了廣泛爭議。獲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剪輯4項提名,獲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47. TAXI DRIVER(1976)計程車司機導演馬丁·史科西斯,義大利裔美人,羅伯特·德·尼祿因此片的出色表演獲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也是JodieFoster茱蒂佛斯特的第二部影片,當時,她年僅14歲。講述一名計程車司機和一個小女孩的感人故事。在片中男主角是寂寞而又憤世嫉俗的單單身漢,對著浴室的鏡子,用狠狠的布魯克林腔說:“ARE YOU TALKING TO ME?ARE YOU ****ING TALKING TO ME??”成為本片的亮點。
48. JAWS(1975)大白鯊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第三部上榜影片,為經典的恐怖片之一。49.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1937)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以眾所周知的童話改編,Walt Disney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是排名中惟有的兩部卡通片之一。畫面在現在看來很普通,在30年代卻很不容易,並且,沒有現代的手段,純粹的人工勞動,使本片比現在的卡通片更具感染力。當年卻在奧斯卡上敗在動畫片《老磨房》(The Old Mill)下,而後者並沒有入選100部。
50.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1969)虎豹小霸王導演喬治洛伊希爾於一九六九年導演,由勞勃瑞福、保羅紐曼和凱薩琳露絲主演,故事也是描寫兩名搶銀行、劫火車的不法之徒,與飾演老師的凱薩琳露絲間的微妙情愫。“虎豹小霸王”當年推出之後叫好又叫座,同時也將勞勃瑞福和保羅紐曼推上影壇最高峰。當年獲42屆奧斯卡最佳創作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歌曲,最佳作曲。
51. 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費城故事
導演喬納森·德米Demme,Jonathan;主演湯姆·漢克斯Hanks,Tom;丹澤爾·華盛頓Washington,Denzel;安東尼奧·班德拉斯Banderas,Antonio;榮·瓦爾特Vawter,Ron;
瓊尼·伍德沃德Woodward,Joanne.
《費城》講述了一個愛滋病患者用法律維護自己權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稱為“好萊塢面對愛滋病”的影片。它標誌著好萊塢不再逃避社會現實,而正式向氾濫美國的愛滋病宣戰了。影片號召人們關心幫助愛滋病人,同時讚揚了愛滋病人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湯姆·漢克斯在電影中表現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動。為了演好愛滋病患者的瘦弱體形,他用節食的辦法將體重減輕了30磅,並親自與同性戀者、愛滋病人接觸,直接體驗生活;為了演出愛滋病人獨特的絕望心態,他每天都進行造型訓練,但回家後又得恢復自我,忍受著內心的煎熬。更可貴的是,他所演出的不僅是一個病人,更是一個堅強的奮鬥著的愛著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業和整個社會的偉大角色。正因如此,湯姆·漢克斯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和第4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銀熊獎。
52. FROM HERE TO ETERNITY(1953)亂世忠魂
根據詹姆士·鐘斯的同名小說改編,哥倫比亞(Columbia)公司一九五三年攝製出品一九二七年攝製出品,編劇,達尼艾爾·搭拉達什,導演:弗雷德·齊納曼,主要演員:蒙哥馬利·克裡夫特(飾布林〕,弗蘭克·西納屈拉(飾馬吉奧),伯特·蘭卡斯特(飾沃登),黛博拉·寇爾(飾卡倫)。
以珍珠港事件為背景,原小說中許多暴力行為被刪去,影片以蒼涼沉痛的筆觸揭露了美軍內部的種種醜聞與黑暗現象,例如派系鬥爭,軍官剛複跋扈,虐待士兵,雖有個別人不願同流合污,但仍被龐大的軍事機器所吞噬。
囊括了該年度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黑白)、最佳音響、最佳剪輯等八項獎。
53. AMADEUS(1984)莫札特傳
根據彼得·謝弗的同名舞臺劇改編。派拉蒙(Paramount)公司一九八四年攝製出品一九二七年攝製出品。編劇:彼得·謝弗;導演:米洛斯·福爾曼;主要演員:
湯姆·赫爾斯(飾莫札特);默里·亞伯拉罕(飾薩里埃利);傑佛瑞·鐘斯(飾約瑟夫二世)。
許多人對古典音樂的愛好就是從電影《莫札特》開始的,他通過倒敘的手法,描述了莫札特天才的音樂,潦倒的生前,以及他的社會對一個天才的埋沒與吞噬。
《莫札特》一舉奪得8項金像獎,轟動世界,受到全世界的矚目,並獲得了很高的讚譽。評論說這不是一部從表面上描寫莫札特生涯的傳記片,而是以事實為依據的幻想曲式作品,摒棄了一般傳記片的編年史格式,抓住莫札特和薩里埃利的錯綜複雜關係作戲劇性的描寫,籍以揭露當時統抬階級“只識庸才而不識天才”的昏暗和腐敗。
精緻華美的藝術風格是影片成功的另一個原因,全片穿插了許多莫札特的旋律,幾乎包涵了他畢生經典。
54.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西線無戰事
根據埃裡希·雷馬克的同名小說改編,美國環球(Universal)公司一九三零年攝製一九二七年攝製出品。編劇、導演:路易斯·邁爾斯通。主要演員:劉·艾爾茲(飾保爾)
原著有著一種對戰爭幻想以不以為然的態度,藉以逃避的自我幽默,結果卻是戰爭帶來的死亡。
《西線無戰事》是好萊塢的一部早期軍事題材片,片長兩小時半,是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它榮獲了1 9 3 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影片這部影片反戰色彩較濃,結尾保爾為了一隻戰壕外的蝴蝶而被流彈打死臨死時一隻手的抽動、垂落的特寫鏡頭也拍得寓意雋永,被譽為經典之筆。
55. THE SOUND OF MUSIC(1965)音樂之聲
彩色故事片。美國20世紀福斯公司1965年出品。
編劇雷曼,導演羅伯特·懷斯,主演朱莉·安德魯斯、克·普盧默。根據百老匯上演的音樂劇拍攝,但作了較大改動。
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奧地利,修女瑪麗婭到海軍退役軍官特拉普家當家庭老師,得到失去母親的7個孩子的愛戴,並嫁給了特拉普。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後,全家利用一次家庭合唱團演出的機會,逃脫納粹虎口,到了瑞士,由理查。羅傑斯作曲的主題曲《音樂之聲》及《哆來咪》、《薄雪花》等多首插曲熱情活潑、生動感人,多年來一直傳唱不衰。影片全部採用實景拍攝,奧地利美麗的自然風光躍然銀幕之上,如詩如畫。獲1965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等5項獎,票房價值極高,到1988年仍位居美國十大賣座片之列。
56. M*A*S*H(1970)風流軍醫俏護士
獲43屆奧斯卡Ring Lardner獲最佳改編劇本獎(Ring Lardner)。
57. THE THIRD MAN(1949)黑獄亡魂
由卡洛李執導。本片無論在劇本的結構、氣氛的醞釀、演員的表現、攝影的手法等,都不愧為一流的人才搭配。在片中飾演難民的芭蕾舞女郎是義大利藉的阿麗達娃莉(Alida Valli),她因這部影片與一部法國片《長久的缺席》“坎城影展1961年的大獎作品”的卓越演技,而在影壇一度輝煌。
58. FANTASIA(1940)幻想曲
從觀賞性和藝術性角度上來看,迪士尼最突出的作品是1940年的《幻想曲》(FA- NTASIA)。在這部至今魅力不減當年的古典動畫片中,美國著名指揮家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在費城交響樂團的背景上俯首與動畫世界首屈一指的大明星米老鼠握手致意。斯托科夫斯基本人改編的巴赫代表作之一——管風琴獨奏曲“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在由管弦樂隊演奏的同時,被迪士尼獨出心裁地視覺化了。原本抽象、深邃的音樂語言幻化成了具體的、千變萬化豐富多姿的畫面語言。
米老鼠在法國作曲家保羅·杜卡斯最著名的管弦樂諧謔曲《魔法師的弟子》中扮演的淘氣又可愛的戲水小巫師尤其令人難忘。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莫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舒伯特的《聖母頌》以及義大利作曲家蓬基耶利的歌劇選曲《時辰之舞》也都變成了一組組風格各異、色彩紛呈並且注入了情節的畫面語言,給不同年齡層的所有觀眾都留下了無比深刻的視覺印象。如果站在維護古典音樂內涵的神聖與純潔的立場上看,這種作法被世界音樂界和歐洲電影評論界認為“大逆不道”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少年兒童甚至成年人的古典音樂普及教育角度上來看,動畫片《幻想曲》所起的作用無疑是積極的、巨大的。
指揮家斯托科夫斯基和製片人迪士尼由於他們在音樂創意與製作方面豐富的想像力以及錄音技術方面的突破性成績分別榮獲了當年奧斯卡特別榮譽獎。
59. 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養子不教說之過
60. RAIDERS OF THE LOST ARK(1981)奪寶奇兵
由哈里森·福特主演。它結合了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的才華,塑造了鐘斯博士這個充滿智慧及冒險精神的考古學家。著名的考古學、神秘學專家印第安那·鐘斯博士受雇于美國政府去追尋失落的聖約櫃,據信櫃中至今仍保存著傳說中的十戒,有著神奇的力量。與此同時希特勒的機構也在追尋約櫃的下落。從尼泊爾到開羅的尋寶途中,鐘斯和他的助手瑪麗蓮躲過了希特勒爪牙的一次又一次追擊……這是一部出色及名副其實的歷險片。
曾於一九八一年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聽效果,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最佳藝術指導四項大獎,並且,後來陸續出了本片的之二,之三。